刘贶,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1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万火科技项目的创始人,团队始建于2020年11月,是一支致力于电力系统建设和运维巡检无人机研发的高新科技创业团队。成立至今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铜奖,在校期间注册了属于自身创业项目的知识产权专利,参加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创业工场第十批入驻项目评审会,并以路演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入驻学校创业工场。


【未雨绸缪,学会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
在高考结束后,刘贶同学就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到了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参与活动,充分了解一个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并在这实习期间积累了许多经验,撰写过标书,做过财务,跑过市场,通过实战的操练,他逐渐找到如何找寻商机的办法,学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人最重要的是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因为这可能是你唯一能做出成绩的事情。”刘贶讲到。


【摩厉以须,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大学期间,他本人通过学习了一门设计清洗输电线路绝缘子电气专业课程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假期时间去南网和国网的运检和设计部门实习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设计出了属于自身项目的第一款产品无人机喷火吊舱。此产品可以通过搭载摄像头、红外感应器、线路牵引装置、喷火吊舱等不同的任务模块,开展不同的巡线作业任务。


【运筹帷幄,创业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通过此产品的成功研发,刘贶团队成员与其信心大增,随着国内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他瞄准了电气行业中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作为保证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商机。抓住了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对无人机的电力系统建设和运维的认知度低,选择向该领域垂直发展。他们从机器代替人工的低人工成本优势以及政策方面的角度去思考无人机的发展方向和实际应用场景。他说:“我们还会多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找到更适合输电线路巡视的方法,使其能够更加准确进行线路故障问题排查。”

【行于实践,事前充分做好市场调研】
详细的市场调查很重要,他们根据自己的实习经验去分析市场通电,发现了我国企业的巡检方式的弊端,从而历经数月研发后实现了对产品的完善升级。目前,该无人机已在多个企业完成试飞并已投入南方电网江门供电总局使用。“当你内心有创业这个念头,而且念头通畅,那么就可以先干起来。所有的事情,你先做起来,就代表着成功了一半! ”刘贶坚信想是“虚”,干是“实”。

有志者,事竟成。创业首先要有创业的准备,开展项目前要认真思考、反复评估调研考虑成熟后再开展行动。刘贶分享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很远。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应该学会感恩,与人合作和共享,而我们都在路上,没有终点”。(编辑/窦丰聚 审核/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