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04 15:15:02 来源: 作者: 点击:
7月15日是“世界青年技能日”。在技能强国、工匠精神刷爆朋友圈跻身今年最热词汇之列时,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也成为全社会的香饽饽,身价水涨船高。
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技能改变命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和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迫切需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技能人才制度优势,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广东技能人才达104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9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2%。
技能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终身制、均等化的普惠性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对在广东务工的城乡劳动者,在劳动年龄内,包括16岁到55岁的女性劳动者,16岁到60岁的男性劳动者,实行每提升一级职业技能等级给予一次培训补贴的制度,晋升等级越高,相应的培训补贴也越高,补贴标准最高达3500元/人次。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2015年《广东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炉,提出在培训制度较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效果较好的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创新实施“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新型培养模式,加快企业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同时在全省范围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年均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600万人次,劳动者技能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技能竞赛:实战选拔优秀人才
近年来,广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引导劳动者参与技能竞赛、岗位比武、技术创新等各类竞技活动,突出在实战中及时发现和选拔优秀技能人才。
2015年,全省组织开展了126个职业(工种)的技能竞赛,带动180多万人次参加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各类活动。今年,全省正组织开展63个省级职业技能竞赛,43个项目的世界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广东已连续3届选派优秀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特别是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选手取得了2金3银3铜和4个优胜奖的成绩,奖牌数量占全国一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广东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政策激励:提高人才社会地位
为表彰激励高技能人才,人社部设立了“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项目,并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范围。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政府设立“南粤技术能手”奖,表彰和奖励对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技能人才,每三年评选一次。
目前,全省已有4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有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82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16名“南粤技术能手”,以及2696名“广东省技术能手”。
此外,广东还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根据规定,技工院校取得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公务员录用、企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工龄计算、考核定级、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分别与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